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16的博文

誰比誰更愛國?

图片
近几十年亚洲很多国家从殖民地到独立,从威权到民主化,期间所面对的波折跌宕,必然留下许许多多没有被聆听和理解的声音。随着教育普及,我们越来越了解国家为什么必须保护个人权利,但如何避免国家政权在运作时刻意造成行政、司法、军警等部门偏离中立与多元的基本原则,倾向替威权服务,也须有相应的警惕。   特朗普胜出成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发展态势,被赋予各种解读,最新情况是包括史蒂芬金在内的超过 600 名美国作家连署公开反对他当美国总统。视他为洪水猛兽,固然是因为他的竞选招数剑走偏锋,在很多事务上所表达的观点不仅乖离共和党路线,也显得与大环境的政治正确格格不入。   然而他却能在当下的政治环境中异军突起,这至少说明几点:一,主流政党和媒体建构的意识形态已经框不住人民的感觉,不能对民众在政经方面的感受做出具说服力的解释,特朗普提供的是一种情感与思维的突破口。二,美国乃至世界面临的政经变局,迫使个体无法再保持沉默,这一事实延续自几年前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美国政坛后来没有回应形成社会不公的这一重大问题,特朗普(以及民主党的桑德斯)在这方面给了群众一个想要的强势姿态(暂时还只是姿态)。第三,也是重要一点,传统上,任由主流政治和媒体形塑的国家发展路径,在社交媒体与小众文化无所不在的时代,至少在美国,几乎失去主导政治议题与进程的能力。    现代国家中,主流政党和媒体形塑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国家认同的现象存在已久,即便美国这样的民主大国,对国家与爱国的概念也是长期经由主流话语的塑造,潜移默化影响社会大众。 《形塑歷史》。聯經出版 2015.4。   东伦敦大学社会学及政治心理学教授茉莉安德鲁斯( Molly Andrews )致力于个人叙事的研究与记录,从大量的个人访谈和口述历史中,建构历史事件的不同面向,填补主流官方与媒体形塑的宏大叙事。   在《形塑历史--政治变迁如何被叙述》( Shaping History )这本书中,她记录了英国、美国、东德和南非四个国家在重大历史事件和转折中,关于个人/庶民的叙事。其中,从美国的纪录可以看出大党主导的叙事如何试图影响民众对国家大事的认知,以及庶民如何有着不同于主流的关怀路径,进而了解今日主流媒体影响力削弱后,大党主导能力被削弱的现实。   相对于之前数十年逐渐形成的多元文化氛围,以及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