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13的博文

睇电视,大件事

特首不能自己选,连一个期待中的电视台也要被刷掉,多年来许多的抗争、纷扰,毋宁都离不开捍卫曾经有过的自由意识。今天的港人更担忧的是中共无所不在的控制意识。 https://www.facebook.com/supporthktv   过去几天本地区最大最刺激的风暴莫过于香港真人版的电视风云。如果按照前几日当地舆情的沸腾与汹涌,今天下午中环的游行恐怕、也许、说不定会很壮观。   《电视风云》是亚洲电视在2000年制作的大型电视剧,讲述上世纪70年代香港几家电视台的明争暗斗。随着香港娱乐事业的没落,电视台也成为无线一台独大,风云消散数十年。没想到今天却以真人版本再掀风波。   这一次,梁振英政府真是始料未及,一个本来可以赢得人心的发牌措施竟成了点燃满城怒火的汽油桶,一个电视执照的分配问题,竟然酿成三天50万人在面簿冲击政府的后果。   本来这世界已经进入数码网络时代,电视这个百年历史的发明早已相对于新媒体,被叫做“传统媒体”。然而一夜之间,数十万港人竟借着新媒体在力挺一个旧媒体的存在。借用不久前才诞生的“马英九语法”:如果这不是时代的讽刺,什么才是时代的讽刺。   这一切,不单让一个落选的媒体受到爆表式的关注,更使得它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王维基,从一介商人几乎摇身变成媒体英雄。出身电讯行业的王维基,声称三年前受到港府官员的鼓励,积极投入新电视台的经营,如今一切成了泡影,悲愤难免。从已经完成的一些作品来看,不少港人相信这位在行销上以破格创意著称的“魔童”,对电视业确实具有理想和更高的创意。   数十年来,香港电视业一直是无线电视称霸,亚洲电视陪衬,后者更被形容为已经近乎零收视,却仍占据几个频道,经营权几度易手。无线则早已失去昔日光辉,不说比不上日、韩节目,连大陆节目的素质都令它瞠乎其后。   当地民间团体对于一个报章、广播、电影等媒体都很活跃的社会,电视业却长期萎靡,早在90年代就要求开放更多免费电视频道,但官方直到今天才做出决定。   然而这一决定,在三家申请者当中,两家上榜者老板都具有显赫家世背景,唯独呼声最高、已投入营运并做出成果的香港电视网络落榜,民众的担忧变成事实,霎时引发网络上的怒吼。最大的质疑是政治介入,而且是北京的影响。因为王维基曾在五年前短短的亚洲电视总裁任内说出“不会做中央十台”的话,香港社会普遍解读这是他的港视

企业的社会责任

怀抱天下、关心社会民瘼是华人商业历史的精华,过去在中国海内外,包括新加坡的例子多不胜数:毁家兴学、实业救国、扶贫施药、赈济灾民。对大企业家来说,多赚少赚一些已经没有分别,而持续创富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成为企业家境界高下的依据。   一名企业家“戏说”要给洗碗工3000元月薪,在城中被炒了一轮,成为坊间笑谈,也让社会底层劳工的收入再次引起关注。   最近以来,各界不断听到为低薪工友及相对低收入的职工加薪的各种建议与动作,从(区区)50元到50%的幅度都有,印证林崇椰教授不久前提出给低薪工友大幅加薪的建议,其实符合社会的期待。   最近听到一个小餐厅老板在抱怨,说新加坡人被宠坏了,所以请不到工人。这段近期变得耳熟能详的话,来源似乎已不可考,但确实在不少老板和官员口中重复着。   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声音指出,薪水太低造成工人无法接受工作。长期以来,坊间都有人在抱怨,甚至不时有人投书报端,表示向有关部门申请安排的工作,薪水低,地点远,难以兼顾家庭。   对接误差造成求职与职位空缺现象并存,不完全是执行上的漏洞,从基层的反映来看,这更可能是期望上的落差。这样的声音存在很久,基层劳动者的待遇多年来始终没有相对应于经济增长而提高,当“请不到工人”的声音成为大量引进外来劳力的支撑依据,而另一方渴求与社会发展相对应的待遇一再落空,社会矛盾因而积沙成塔,从潜在化为具体,从无形走向变形,终于冲破社会表面的和谐。   一个工会实力庞大的社会是如何导致基层心声的走调甚至陷于静默,社会整体劳工政策的取向依据为何,这都是值得社会学家探讨的课题。然而现实所呈现的是部分企业界无视经济成长与整体人均所得逐年提升,长期依赖低工资劳力供应来创造企业的业绩。   这一现状固然与低工资劳动力容易取得有关,更值得深思的是企业家如何看待自己赖以成长、发迹与扎根的乡土。   我们现在看到,低廉劳动力源源供应的副作用,一方面是在累积底层人民的悲哀与怨气,另一方面其实是把老板宠坏了。   长期以来,最低工资被打成洪水猛兽,但无底线的低薪其实是宠坏了老板的胃口。当工资水平根本无法撑起尊严的时候,各种资产价值节节攀高其实是对越来越富裕社会的讽刺。   金融风暴让世人对当下的资本主义进行大量反思。 对信奉资本主义的人来说,它不仅是让经济运转最有效的机制,也具有内在的道德原理与秩序。   作为资本主义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