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14的博文

墙里秋千墙外道

图片
围墙可以带来安全感,但墙内的人必须弄清楚,掌握城门钥匙的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或一群人。当你不敢探头去欣赏墙外风光,不能自由进出城堡,筑墙者是想把你变成什么样的面貌和思维?当你自己搬砖砌瓦堆起城墙,你到底害怕什么?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最近获得德国《世界报》的文学奖,英国《卫报》网站刊登他的得奖感言,适逢柏林围墙倒塌25周年,小说家借墙发挥,讲述与柏林围墙的渊源。   他在1982年第一次到柏林,经过重重关卡,越过围墙进入东柏林,依照规定,必须在午夜前回返西柏林。他们在晚上看完演出后,匆忙赶在封关之前,回到查理哨站的情景,给他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查理哨站(Checkpoint Charlie)是冷战时期,围墙分隔东西柏林的一个关口,供德国人与非德国人通行两边,如今已是冷战的重要象征。   1989年11月围墙倒塌后,村上春树一度跟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松了一口气,感觉世界从此步入太平。但旋即而起的宗教与恐怖冲突,又令人无法乐观。   身为文学家,村上在感言中,对墙做了这么一段意象十足的描述:“ ……墙是分隔人群的象征,分隔两套价值观。在某种情况下墙能保护我们,但为了保护我们,它必须排除他人――这是墙的逻辑。墙最终成了一套定型的体系,排除其他体系的逻辑,(手段)甚至是粗暴的。柏林围墙正是明显的例子。 ”   在他看来,“ 我们有时候拆卸了一堵墙只为了竖立另一堵,那可能是实际的墙,或者围堵心灵的无形之墙。墙提醒我们不要再往前进,也不许他人进来。一堵墙终于垮了……我们却发现在世界其他地方,有别的墙巍然挺立…… ”   他指的墙包括族群主义、宗教、偏狭、基本教义,甚至贪婪、恐惧也是一堵堵的墙。村上问:“ 没有种种墙的体系,我们就活不下去了吗? ”   柏林围墙围起一群人和一个世界,长达27年里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造成实实在在的伤害。对墙外人以及文学家来说,155公里长、3.6公尺高的这样一堵墙,象征无限的意涵。它的瓦解,固然代表墙内体系与权力的消散,却不意味墙外的永恒胜利。对墙内人来说,他们(或许是少数)也曾相信,自己固守的是一部真理。东德把它称为“反法西斯保护城墙”,把墙外的西德政府和西方国家,视为必须打倒的法西斯主义者。    后来,大家发现这样的政治体系,其实靠的是谎言在维持。谎言给了围墙正当性,围墙保护谎言的完整性。而当两者不能相互支持,溃